满分起名

庐字五行属性

庐
拼音 注音ㄌㄨˊ
部首广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
康熙笔画(廬:19)画 部外16画
五笔yyne|oyne 郑码tgwm 仓颉ihs
四角号码00207 统一码基本区 U 5E90 结构半包围结构

取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42%
  • 文化印象27%
  • 字性3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五行属性:火

是否为常用字:否

姓名学:姓

取名含义

姓名学解释:茅庐、庐山。

起名意思:指简陋居室;宾客的房舍。

取名寓意:庐字用着取名寓指热情、淳朴、纯真、善良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141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2%,男孩名字占73%,女孩名字占:27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庐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庐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庐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ú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庐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庐字,晚辈忌讳用庐字取名。

五行字典

页码同文本:P352   同文本:P1647   

《唐韻》力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凌如切,𠀤音閭。《說文》寄也。秋冬去,春夏居。《詩·小雅》中田有廬。《箋》中田,田中也。農人作廬焉,以便田事。

又《玉篇》屋舍也。《集韻》粗屋總名。《易·剝卦》小人剝廬。《左傳·襄二十三年》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,君無所辱命。

𠋫舍也。《周禮·地官》十里有廬,廬有飮食。《註》廬若今野𠋫,徙有庌也。

又直宿,舍也。《前漢·金日磾傳》小疾臥廬。《註》殿中所止曰廬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周廬千列。《註》直宿曰廬。

又國名。《周語》廬由荆嬀。《註》廬,嬀姓之國,荆嬀,廬女爲荆夫人也。

又邑名。《楚語》以王如廬。《註》廬,楚邑。

又州名。《隋書·地理志》廬江郡,開皇初改爲廬州。

又山名。《廬山記》周威王時,有匡俗廬君,故山取其號。

又《正韻》龍都切,音盧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秦無廬。《註》廬讀爲纑,謂矛戟柄竹攢柲。或曰摩䥨之器。

又與籚同。《集韻》籚或作廬。考證:〔《前漢·金日磾傳》小疾臥廬。《註》殿中所正曰廬。〕謹據照原書所正改所止。

说文解字

《説文解字》清・陈昌治刻本

【卷九】【广部】廬

寄也。秋冬去,春夏居。从广盧聲。力居切

《说文解字白话版》

庐,农人安置在田间临时居住的棚舍。秋冬收成后离去,春夏农忙时节居住。字形采用“广”作边旁,采用“盧”作声旁。

《説文解字注》清・段玉裁

寄也。秋冬去。春夏居。

大雅。于時廬旅。毛傳曰。廬,寄也。小雅。中田有廬。箋云。中田,田中也。農人作廬焉。以便其田事。春秋宣十五年公羊傳注曰。一夫受田百畝。公田十畝。廬舍二畝半。凡爲田一頃十二畝半。八家而九頃。共爲一井。在田曰廬。在邑曰里。春夏出田。秋冬入𠈃城郭。漢食貨志曰。一井,八家共之。各受私田百畝。公田十畝。是爲八百八十畮。餘二十畮。以爲廬舍。在野曰廬。在邑曰里。春令民畢出在壄。冬則畢入。其詩曰。四之日舉止。同我婦子。?彼南畮。又曰。十月蟋蟀入我牀下。?我婦子。聿爲改歲。入此室處。所以順陰陽。僃寇賊。習禮文也。孟子曰。五畝之宅。趙注。廬井,邑居各二畝半以爲宅。冬入𠈃城二畝半。故爲五畝也。按許意,廬與下文廛義互相足。在野曰廬。在邑曰廛。皆二畝半也。引伸之,凡寄居之處皆曰廬。周禮。十里有廬。廬有飲食。左傳。立戴公以廬於曹。吾儕小人。皆有闔廬。以避燥溼寒暑。皆是。

从广。盧聲。

古亦與盧相假借。力居切。五部。

汉语字典

名词

1、(形声。从广( yǎn),廬声。从“广”,表示与房屋有关。本义: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)

2、同本义

庐,寄也。秋冬去,春夏居。——《说文》

庐,舍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余二十亩,以为庐舍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:“田中屋也。”

庐井有伍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

中田有庐,疆场有瓜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
3、亦泛指简陋居室

屋室庐庾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。注:“草屋也。”

众鸟欣有托,吾亦爱吾庐。——晋·陶潜《读山海经诗》之一
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——晋·陶潜《饮酒》

南阳诸葛庐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
或黔其庐。——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竭其庐之入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焚汝庐。——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造庐访成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4、又如:庐舍(田舍;茅屋);庐落(庐舍院落);庐舍丘墟(家业败落);庐井(房舍田园);庐宇(房屋)

5、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

凡国野之道,十里有庐,庐有饮食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》

6、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。如:庐厂(临时用的丧棚);庐寝(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)

7、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

君厌承明之庐。——《汉书·严助传》。注:“直宿所止曰庐。”

8、又如:庐帐(以帐幕作居室;帐篷);庐徼(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)

9、古州名。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

10、通“籚”。矛戟等兵器的柄

粤无镈,燕无函,秦无庐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总序》

11、又如:庐器(古代戈属兵器的柄);庐人(造戈矛之柄的工匠)

动词

寄住

京师之野,于时处处,于时庐旅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
五行属性

五行吉字

生肖属性

男孩常用

女孩常用

中性字

©2024 pc.manfenqiming.com· XML地图
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