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仲仁
名字详解
用字寓意
仲意为居中的、第二。仲兄。仲弟。此喻谦恭做事,外得人和,大事成就。
仁意为仁爱、仁义,古人把“仁”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。《论语·里仁》载:“子曰:‘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’”取名意为品德高尚、博大仁爱,厚道多福。仁爱,仁义。在姓名中多指人的品行修为高。
含义解释
● 唐 拼音:[táng], 五行:火
唐(唐) táng
◎táng
◎夸大,虚夸:荒唐。唐大无验。
◎空,徒然:功不唐捐(功夫不白费)。
◎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,尧所建。
◎朝代名:唐代。唐诗。唐僧。唐人。唐三彩。后唐。
◎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。
◎古同“螗”,指蝉。
◎姓。
◎T'ang
◎笔画数:10;
◎部首:口;
● 仲 拼音:[zhòng], 五行:火
仲(仲) zhòng
◎ 兄弟排行次序二:仲兄。仲弟。
◎ 在当中的:仲春(春季的第二个月,即农历二月。仲夏、仲秋、仲冬依此类推)。仲裁(居间调停、裁判)。
● 仁 拼音:[rén], 五行:金
仁(仁) rén
◎ 一种道德范畴,指人与人相互友爱、互助、同情等:仁义(a.仁爱与正义;b.通情达理,性格温顺,能为别人着想)。仁爱。仁政。仁人志士(仁爱有节操的人)。仁义礼智(儒家的伦理思想)。仁至义尽。一视同仁(同样看待,不分厚薄)。
◎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:核桃仁儿。
古诗名句
魏晋·曹操《善哉行·古公亶甫》
仲仁太伯仲雍,王德之仁。
含义解释
《善哉行·古公亶甫》是魏晋诗人曹操所作的一首四言古诗。
姓氏渊源
唐
【释义】唐与陶有关。唐即以烧陶为业的部落首领。
【起源】古帝尧,初居于陶,后被封于唐(今河北唐县),故称陶唐氏。尧死后,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,在今山西翼城西建立唐国。夏代,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(今河南鲁山县)。西周初,周成王灭唐,将唐国旧地封给弟弟叔虞。后来,又改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,负责对尧的祭祀。唐侯所建之唐国,在今河南方城县,于公元前505年被楚国灭掉,子孙以国为氏,就是唐氏。
得姓始祖:唐尧
始祖地:河南方城
郡望堂号:晋昌、北海、晋阳;禅让堂
当今排序/人口:第25位/约917万
宋版百家姓排序:第64位